吉米丘上的海盜樂園

吉米丘上的海盜樂園 (http://forums.jcms.com.tw/index.php)
-   硬 體 新 知 討 論 精 華 區 :::... (http://forums.jcms.com.tw/forumdisplay.php?f=72)
-   -   [新知]把你家電源插座變成網路插座的HOMEPLUG (http://forums.jcms.com.tw/showthread.php?t=1660)

吉米丘 01-30-2004 23:47

[新知]把你家電源插座變成網路插座的HOMEPLUG
 
http://vaio.sony.co.jp/Products/PCG-...eat3_intro.jpg
記得電視廣告中,主角推著書桌,「任意」在家裡的一角、公司的一角,甚至工廠裡的一個角落,就開使用起電腦,上起網來,好神氣啊~

這就是最近在推廣的無線網路服務...

http://www.jcms.com.tw/newspaper/dsc_20523.jpg
其中,所依靠的,就是中間這個灰色的盒子,無線訊號的發射接收器,俗稱AP的東西,就是靠他,你才能夠帶著你的電腦在家裡到處跑...

這種東西其實在公寓大廈型的房子裡面非常方便好用,因為你再怎麼搞,找個房子的中心點放下去,我想四十坪大的房子,在各個角落還都可以收的到訊號...

http://www.mobile01.com/attach/mobil...238e4c0016.jpg
而若你家「剛好」有前庭後院,「又不小心」超過六七十坪...

那也不打緊,頂多買個兩台到三台這種無線AP就搞定了...

但是...

AP跟AP之間,是需要實體線路來走的,你除非在設計建造房子的時候,就有高瞻遠矚,記得加入網路線的佈線與插座規劃,不然...那條網路線,會是你美麗的家中,最大的敗筆...

尤其是你家如果正好是幸福人家的透天厝,一樓到四樓...也想學人家這樣搞...

吉米直接跟你說,別鬧了,這種訊號穿過「隔間」牆還OK,若是樓層板這種厚度結構的牆,那效果可就大大的衰減囉...

以透天四樓為例子,若你把這個訊號機架設在三樓樓梯口...

「幸運的話」,你家二樓還跟四樓的前後,還勉強收的到訊號,那就別提你家一樓想要收到訊號了...獲許試試一樓樓梯口吧...

別跟我說你願意蹲在樓梯口使用電腦上網...

「吉米,那我該怎麼辦?[」「我家房子已經蓋好十幾年了,不可能打掉重蓋啊~」「我不想在像學生時代那樣克難了啦,給我完美的解決方案[[」

吉米抓抓頭髮,扒開肚子前面的「四次元口袋」...

http://www.jcms.com.tw/newspaper/dsc_20519.jpg
(登登...)電源線?[吉米,你頭殼壞去啦?[你拿電源線出來*嘛啦?莊孝維喔?[

喂~你還以為吉米真的是多拉A夢哩...

http://www.jcms.com.tw/newspaper/dsc_20516.jpg
不過是真的...這不是「24世紀」的科技產物,而是現在就有的的產品喔~他就是今天的主角,HOMEPLUG網路橋接器...

http://www.jcms.com.tw/newspaper/dsc_20563.jpg
是真的啦~只要靠這幾個小東西,就可以把你家裡「全部」的電源插座,變成網路接頭,讓你「隨插即用」喔~

[flash]http://www.gigafast.com/products/HomePlug/flashDemo/homePlug.swf[/flash]
http://www.gigafast.com/products/Hom.../homePlug.html
看到這個概念動畫了吧?

http://www.jcms.com.tw/newspaper/dsc_20544.jpg
首先,有兩個觀念要跟大家講一下,要這樣搞,基本上會需要兩個東西,第一個東西就是把網路訊號送進牆壁裡面的電源線路去的東西,一般來說稱做橋接器BRIDGE,若有包含頻寬分享直接接ADSL的話,那還有稱呼為ROUTER的頻寬分享器版本...

http://www.jcms.com.tw/newspaper/dsc_20555.jpg
這台由GIGAFAST所出品的HOME PLUG ETHERNET BRIDGE,就是讓你把網路訊號塞進牆壁裡面的大功臣...

http://www.jcms.com.tw/newspaper/dsc_20556.jpg
真是太讚了,居然發明這種東西...這由於只是個橋接器,所以只有三個燈號,一個是電源燈號、一個是當有人使用牆壁電源來上網的時候,他就會閃動...最右邊的就適當這台機器本體與網路實際接通,並且正確安裝驅動程式之後,就會亮啦~

http://www.jcms.com.tw/newspaper/dsc_20557.jpg
非常簡潔的設計

http://www.jcms.com.tw/newspaper/dsc_20558.jpg
除了這兩個接頭,其他「什麼」都沒有...

http://www.jcms.com.tw/newspaper/dsc_20548.jpg
所以呢,我們第一個步驟就是先將這台橋接器,先插上電源...

我要說幾遍你才相信吉米不是在唬你?! 對啦~直接插到電源插座上面去啦,不一定是要牆壁上面那個插座,你腳下電腦旁邊的延長線只要有空位,就給他上吧~

反正喔~只要那個電源線沒有「濾波」的功能,例如UPS不斷電系統,或是一些高精密的電源供應器會有之外,其他的,別管人家說什麼...

http://www.jcms.com.tw/newspaper/dsc_20553.jpg
你就上吧~

http://www.jcms.com.tw/newspaper/dsc_20549.jpg
接著,再把你家網路頻寬分享器上面的多餘孔座,插一條網路線連接過來吧~(他有附贈一條,若不夠長你可以自己準備)

然後在你使用實體線路連接的電腦上面安裝驅動程式,第一步驟就完成了,又簡單又讚吧?[

「哎呀~真是大功一件~」「來人啊~」「賞他個黃金五萬兩吧....」

既然我們已經成功的將網路訊號塞進電源插座裡面了,對於住頂樓的妹妹來說,他一定迫不及待的想要上網跟人家聊天...

http://www.jcms.com.tw/newspaper/dsc_20531.jpg
所以啊~當然需要一個設備,將牆壁裡面的電源訊號,解碼還原成網路訊號,這稱做Adapter,我們又稱他為USB Adapter連接器...

http://www.jcms.com.tw/newspaper/dsc_20533.jpg
這個看起來像變壓器的東西,有這麼了不起喔?

先將驅動程式軟體安裝好...接著看下一步...

http://www.jcms.com.tw/newspaper/dsc_20539.jpg
喂喂喂~...大雄有懷疑過多拉A夢的專業嗎? 沒有吧?所以你也不要懷疑,直接把他的USB線插入電腦的USB插座啦...

http://www.jcms.com.tw/newspaper/dsc_20542.jpg
對~對~對~這樣就對了,直接給他插到離你最近的插座上面去就完成了...

http://www.jcms.com.tw/newspaper/jcms-3097.jpg
看到沒,最下面那個就是你家電源線路的品質診斷表...

當然品質越好速度越快囉,這個HOMEPLUG技術,可是號稱可以跑到14Mbps的哩~

就這樣,你家裡只要有插座的地方...

http://www.jcms.com.tw/newspaper/dsc_20542.jpg
對[就插上去,你就可以上網了...

我相信很多伙伴看到這裡已經在那裡偷笑了,腦袋裡面已經在盤算要怎麼說服老婆或是老爸老媽出錢,來買這樣一套東西,讓他能夠在家裡任何一個角落,都可以上網...

是的,吉米聽到你們的需求了,想要知道在家裡、在公司,隨時隨地都可以任意上網嗎?

http://www.jcms.com.tw/newspaper/dsc_20523.jpg
對~就是用這個,「再」加上一開始介紹的這個無線AP,好啦~歡迎你加入數位生活的行列...

你現在已經確定,可以在廁所的時間,上YAHOO拍賣網血拼...

甚至就躺在溫暖的被窩裡面,拿著NB,看著網路小說...

http://www.jcms.com.tw/newspaper/dsc_20529.jpg
在無線與有線之間,不用掙札,那個訊號強就用哪一個...

至於大家關心的速度如何...

基本上吉米跟大家說,你們家的ADSL網路對外也只有10Mbps,你覺得你會比較慢嗎?除非今天對外的線路已經到100Mbps那這條線路才有可能變成瓶頸...

然而,無線wifi網路技術,以802.11b的技術來說,也只到11Mbps而已...所以除了內部網路傳輸會輸實體線路之外

對於你上網的結果,是差不多的啦~

當然,這不包含訊號的衰減以及訊號死角的部分...

還有啊~

這個產品目前只能在單一迴路下面使用,也就是說,你家得走「同一個」電錶的電源插座,才可以使用喔~他是不可以跨電錶的喔~

什麼?你們家有房間租給外人喔?[資料怕被他偷看光光喔?

切~

不管你家用的是無線AP,或是這種HOMEPLUG,各位記住一點,都要設定保全密碼喔~不然哪天你的資料被人家看光光,可別怪吉米沒有告訴過你喔~

例如吉米家中這裡我就可以收到兩個無線AP的訊號,一個是我自己的,我有加密...另一個是樓下的,沒有加密...

若不是吉米老實,不然壞人就可以透過他們家的無線網路上網血拼*壞事去囉~

千萬要記住喔~

好啦~今天的介紹到此囉~

呼~記得在介紹那支PDA手機的時候,我的D100才剛跨過拍攝2萬千張的門檻(買來一年又一個月),今天拍攝這個主題,居然又經過了五百張...

恐怖喔~

不過沒關係,反正拍壞不用錢,就拼命拍吧~

另外,這兩部機器的建議售價各約在1800左右...

也就是說那個BRIDGE你只要買一台就好了,不管是有ROUTER功能的,或是還有無線AP功能的(真的有喔),只要一台就夠了..

而看你有幾台電腦,再買幾個USB Adapter就可以了~


後記:感謝mobile01的伙伴lebesgue先生,慷慨借測這台美妙的機器...大家要好好感激他喔~

吉米丘 01-31-2004 11:47


<table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 border=0 WIDTH=94% bgcolor=#000000 align=center><tr><td><table width=100% cellpadding=5 cellspacing=1 border=0><tr><td BGCOLOR=#F8F8F8><font id=quote>網友詢問
請問吉米
我家裡已經有無線AP了
是不是只要一個Bridge
然後將AP連到Bridge上
其他人只要有Adapter就連上了?</td></tr></table></td></tr></table>

是的~就是這樣...

因為不管BRIDGE在哪裡,反正要給他吃一條實體的網路線,以及電源線就好了...

然後電腦那邊就要用Adapter就可以了...

另外有人可能會問

若我要在客廳還原成網路線,來接XBOX上網呢?

若是這樣的話...

http://www.netgear.com/images/products/large/xe102.jpg
有這樣的產品可以將電源線,還原成RJ45接頭的網路線,這樣就可以接在XBOX上面啦~

這一家的產品不管是BRIDGE或是ADAPTER都是同一個,進去出來都靠他,這也是一種很不錯的選擇喔~

還有我也有一個疑問就是,這個東西是否能與他牌的產品相容?還是一定得都用同一家的...

因為我想應該也是有標準規格,讓大家一起來遵守的,例如無線wifi有802.11b這樣的規格一樣..

01-31-2004 19:09

請問吉米一個問題,我假如用無線AP連到這個Homeplug bridge
他的功能也就是把家中各個插座都變成網路孔,
而不是使家中有電路到達的地方都變成可以無線上網,是不是這樣呢?

先謝囉:)

Ps.
吉米先生的電子報真的精彩啊~我會好好幫你推薦的

stnien 01-31-2004 19:45

好奇問一下, 台灣有人在賣嗎?

吉米丘 01-31-2004 20:06


<table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 border=0 WIDTH=94% bgcolor=#000000 align=center><tr><td><table width=100% cellpadding=5 cellspacing=1 border=0><tr><td BGCOLOR=#F8F8F8><font id=quote>以下引用由 <u>frozen</u> 在 2004年01月31日 下午 19:日 所發表的內容:
請問吉米一個問題,我假如用無線AP連到這個Homeplug bridge
他的功能也就是把家中各個插座都變成網路孔,
而不是使家中有電路到達的地方都變成可以無線上網,是不是這樣呢?
先謝囉:)
Ps.
吉米先生的電子報真的精彩啊~我會好好幫你推薦的</td></tr></table></td></tr></table>

他是把你家同一個電錶下面的電源插座,都變成網路插座,還是需要USB ADAPTER去連接...所以還是算「有線上網」[img]non-asp/emot/018.gif[/img]

當然也有另一種,就是例如家裡有四樓,我需要每層樓都用無線的網路,但是訊號沒這麼強,我可能需要在每層樓或是每兩層樓各架一個AP

這時候就可以交叉應用啦~透過電源插座到你要的位置,然後還原成RJ45的網路線,接到你的無線AP上面,或是你就乾脆再買一台結合HOMEPLUG跟無線AP的產品(真的有這樣的產品)就完美啦~[img]non-asp/emot/013.gif[/img]

這些東西台灣都有在賣啦~

只是比較少見到而已


阿本 01-31-2004 22:37

jimmy
有沒有說有220v 的啊

我準備換光纖接入 但14M 應該也是夠的

吉米丘 02-01-2004 02:18

來貼一下技術報導

資料來源
http://www.eettaiwan.com/login.php?t...7.HTM.11222aba

HomePlug試圖在家庭網路市場挑戰WLAN
上網時間:2003年12月14日
為了讓寬頻連接遍佈每個家庭,HomePlug電源線聯盟正重新起草一個全新的規格HomePlug AV,它將針對在家庭電源線上傳輸音/視訊流進行最佳化。

‘無需新連線’是HomePlug聯盟在2002年喊出的口號,它試圖利用現有的電源線提供14Mbps的吞吐量,因而在家庭中普及寬頻連接。該組織宣稱,在家庭接取市場,它的方案將是802.11 WLAN的強大競爭對手,但迄今為止,大部份廠商都沒有接受這個觀點。

當該聯盟努力游說晶片公司和系統製造商進行這方面的開發和推廣時,WLAN系統已經奪取家庭網路應用的一部份市場占有率。“WLAN和HomePlug都具備提供寬頻連接的能力,”HomePlug電源線聯盟的主席Peter Kempf表示,“但無線方案的額外好處是行動性。”

現在,HomePlug聯盟的供應商正設法從另一個角度向WLAN發起攻擊。他們宣稱,即將問市的新規格是比WLAN更好的家庭音/視訊流傳輸方案。

晶片組成本

HomePlug陣營的一些成員指出,在WLAN上投入的市場宣傳費用比HomePlug多是WLAN在家庭接取市場勝出的原因之一。但除此之外,Wi-Fi得以佔據優勢的一個更突出的原因是晶片組的成本差異。

目前,在路由器或其它網路產品中實現802.11b的成本大約是10美元左右。市場調查公司Parks Associates的首席分析師Michael Greeson指出,競爭解決方案必須在成本上與之進行較量。

然而,HomePlug迄今為止還比不過WLAN。據Kempf透露,將HomePlug添加到設計中將需要花費12至15美元。

隨著第二代晶片組的發佈,HomePlug的晶片成本將更接近802.11b的價格。但即使它們能在成本上打個平手,HomePlug供應商還面臨數據傳輸率的問題。

HomePlug 1.0系統的最大吞吐量是14Mbps,而802.11b WLAN系統是11Mbps:HomePlug勝出。但大部份WLAN供應商已經越過802.11b系統,轉向開發802.11g或802.11a架構,因而將數據率提高到54Mbps。而且,像802.11b晶片一樣,.11a/g晶片的成本正迅速下降,因而促使OEM傾向於採用WLAN設計作為家庭網路解決方案。

“現有HomePlug技術能提供的真正吞吐量大約是3至8Mbps,”思科系統Linksys子公司的技術負責人Allen Huotari指出,“這遠低於802.11g和.11a系統所能提供的速率。”

重新打造規格

設備製造商已經明顯意識到HomePlug的問題。西門子曾是該領域的一顆明星,但它現在已經放棄HomePlug計畫。Linksys公司雖然擁有針對HomePlug的橋接設備和一種電源配接器參考設計,但仍側重於WLAN領域。Iogear公司、Phonex Broadband公司和NetGear公司對HomePlug的興趣正上升,但遠低於對WLAN的興趣。

不過,業界對於新的HomePlug AV規格期望很高。“大家想知道下一步計畫是什麼,”Kempf說。對HomePlug而言,下一步是制訂一個為在家庭中發送多媒體數據而最佳化的規格。

WLAN業界正考慮改變媒體存取控制(MAC)層以支援先進的服務品質(QoS)功能,與此同時,HomePlug陣營考慮從頭開始完全重寫其規格,HomePlug晶片供應商Intellon公司的產品行銷經理Arnaud Perrier表示。

他指出,音/視訊系統供應商並沒有選擇WLAN系統開發所採用的乙太網路模式作為訊號傳輸的基礎。“視訊流本質上是同步的,”Perrier說。因此,透過新規格,HomePlug聯盟試圖打造專為視訊傳輸最佳化的解決方案。

“透過從頭重新定義,我們能夠實現802.11做不到的一些事情,”HomePlug的Kempf表示。

目前,HomePlug聯盟已經收到5份關於AV規格的提案。Kempf透露,該組織正對各種技術進行比較,並可能在年底前決定採用哪種解決方案。

由於尚未作出決定,HomePlug的支援者們不願談論候選的具體技術,但他們描述了該技術預計將能提供的數據率。

為了支援諸如高解析度電視等高頻寬數據流,HomePlug AV系統將需要提供50Mbps左右的真實吞吐量。爭論的焦點之一是:為實現這樣的目標,該AV規格是否應定義一個100或200Mbps的峰值吞吐量。雖然200Mbps在某些提案中是可能的,但分析師Greeson認為,100Mbps可能是該規格的極限值。

最大的問題

不過,設計師們仍必須回答的問題是,升級到100Mbps以及針對多媒體流進行最佳化是否足以讓HomePlug從WLAN系統中搶奪用戶。顯然,WLAN陣營也在向前發展,為802.11規格添加各種擴展功能以支援音/視訊流。為802.11 MAC定義了QoS的802.11e規格已經提出草案,並可能在2004年得到核准,業界觀察家表示。而且晶片組供應商正準備支援802.11e中定義的QoS功能,因此802.11與HomePlug將面臨一場新的競爭。

至於哪個陣營將贏得下一階段的競爭,一些觀察家表示,結果不一定是非輸即贏。HomePlug/無線融合網路可能是處理音/視訊傳輸的最佳選擇。在這種模式中,HomePlug AV技術將被用於設立家庭主*網。然後,終端用戶可以在家中各個地方連接超寬頻或802.11無線接取點,以便在最後幾英呎傳輸音訊、視訊和數據流。

Greeson認為這種方案在家庭網路環境中是可行的。他表示,隨著無線成本不斷下降,無線接取點將嵌入在各種設備中。但為了使這種模式更有效地工作,系統需要一個強大的主*網將內容從一個房間傳送到另一個房間,而HomePlug AV正是合適的技術。

Huotari也看到了採用HomePlug AV作為主*網的價值,但前提是該規格在90%的情況中都能提供50Mbps的速率。

這將促使HomePlug的支援者盡快兌現他們的承諾,無論這個新規格將被用於建構無線主*網還是單獨的網路。Kempf表示,基於AV規格的晶片將在2004年中問市,終端用戶系統將在明年聖誕節前擺上零售商的貨架。

作者:柯南


Fen 02-02-2004 00:29

那個不能用延長線,一定要插插座
還有歐洲已經有國家使用了,
如果普及的話,要擔心的是誰,中華電信吧[電力公司就噱爆了

吉米丘 02-02-2004 00:59

我有試過,除了有「濾波穩壓」功能的延長線不能用之外

一般的延長線都可以使用...

這根中華電信沒關係,要擔心的是網路線業者而已...

Kaza 02-02-2004 13:35

這個產品我大概半年前就有注意到了
不過我看到的牌子是 PCI 的 - 相關介紹
不過後來發現這個產品必須在同一個電力迴路下才能使用
好死不死我家剛好用了兩個電錶只好放棄了
基本上這個產品應該很好用而且價錢可以接受
不過個人還是比較偏好無線網路
吉米大文章中有提到 AP 與 AP 之間需要實體網路線連接
不過我記的各家無線網路大廠好像都有出無線的橋接器
只是市面上很難買到(不知道是不是我去的店都不夠專業)
因為我家剛好如吉米大所說的是四樓透天
以架設全區無線網路來看我的想法是

╳ 無線網路分享器(插電) → A端電力線橋接器(插電)→ B端電力線橋接器(插電) → 無線網路AP(插電)
兩端各需要用兩個插座及一條網路線

○ 無線網路分享器(插電) → 無線橋接器(插電) → 無線網路AP(插電)
分別在三個地方各使用一個插座無網路線

以上是我的看法供各位參考

吉米丘 02-02-2004 20:07

<font color=red>偉大的網友kelvinwang回覆</font id=red>


今天看到這則新知之後馬上開始在網路上瘋狂地尋找在哪裡有賣。我找到的都是國外廠商的產品,價差頗大!大家購買時可要多比較也或許等過一陣子較為普及時再行購買,把相關的資訊貼上來給大家參考。



1)「gigafast」就是吉米所發表的這篇文章同款的產品。



http://www.sinzon.com.tw/index2.htm

點選進入-->產回介紹/新產品HomePlug
就可以看到產回的訊息了。

一共有兩個產品,HOME PLUG ETHERNET BRIDGE以及USB Adapter連接器,兩個產品都要有才能透過網路來連線。
該公司有線上購物的站台,不過似乎主機在維護中,但在google的庫存頁中找到以下的價格資訊:



HomePlug電源線網路USB壁式網路卡--PE909-UI  型號:PE909-UI  NT$1,570



HomePlug電源線網路橋接器--PE902-EBx  型號:PE902-EBx  NT$1,800



2)「IOGEAR」另一家公司的產品,價格上價出一倍以上! 有興趣可以到Yahoo拍賣找一下。



HomePlug至乙太網路橋接器 型號: GHPB21
http://www.iogear.com/tw/products/pr...hp?Item=GHPB21



HomePlug牆壁插座/USB轉接器至乙太網路橋接器 型號: GHPU21

http://www.iogear.com/tw/products/pr...hp?Item=GHPU21



3)另一個不知道什麼牌子的產品,價格還在可以接受的範圍




2512014Mbps RJ-45 電線網路 ( Powerline Bridge Adapter ) NT$1,600




2512114Mbps USB 電線網路 ( Powerline USB Adapter ) NT$1,500

吉米丘 02-04-2004 02:11

無線AP:一般來說其實應該指示無線網路的發射中繼站

無線AP+ROUTER:就是目前市面上常看見的無線網路+頻寬分享器(也就是俗稱的NAT功能)

寬頻分享器NAT:就是ADSL小烏龜後面的線接進來,然後一般可以分給四個RJ45的接頭給下面的電腦使用,一般來說號稱可以接到254台,只有四個孔怎麼接這麼多?每個孔可以在接一個HUB,串串串...就倍數成長

HOMPLUG BRIDGE橋接器:將訊號送進電源插座

HOMEPLUG USB ADAPTER:將訊號從插座中還原回來

一般來說,若你家的電腦不管幾部,我都建議大家去買頻寬分享器來裝,一來防毒,二來防駭客...效果之好,成本之便宜,超乎大家的想像...而且永遠不用再撥號,按下IE就開始上網...

而就看你要用無線頻寬分享器,還是有線的,看你的需求

當然啦~就長遠看來,可以投資無線寬頻分享器,若你有NB的話

然後這個分享器後面拉一條線,接在HOMEPLUG的BRIDGE上面,將訊號送進牆壁

然後你要上網的電腦在靠USB ADAPTER還原訊號上網

或是

再用一個BRIDGE將訊號還原成RJ-45的網路接孔,讓你接網路線,接去你要去的地方,例如XBOX這種不能用USB ADAPTER的設備...

當然

也有那種結合無線寬頻分享器+HOMEPLUG BRIDGE的產品,這樣不就一次夠足了嗎?

02-05-2004 05:45

請問,有沒有廠商把以下的東西都放在同一個盒子裡?

A/B/G AP
Buletooth AP
ADSL Modem
NAT Ruter
HomePlug

weitewong 02-08-2004 12:18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14Mb的速度好像只有在內部網路(LAN)的環境下才能達成,不
是嗎?外部網路的速度還是取決於你所申請的網路速度。

吉米丘 02-08-2004 12:41


<table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 border=0 WIDTH=94% bgcolor=#000000 align=center><tr><td><table width=100% cellpadding=5 cellspacing=1 border=0><tr><td BGCOLOR=#F8F8F8><font id=quote>以下引用由 <u>weitewong</u> 在 2004年02月08日 上午 08:日 所發表的內容: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14Mb的速度好像只有在內部網路(LAN)的環境下才能達成,不
是嗎?外部網路的速度還是取決於你所申請的網路速度。</td></tr></table></td></tr></table>

是啊~當然14M是在LAN裡面

而WAN呢,目前台灣來說,幾乎都只有10Mbps而已....

weitewong 02-08-2004 19:59

嗯~那我就沒有聽錯資訊啦[之前[超頻者天堂]也是有報導IOGear的,速度比這個還要
快,我本來空空不知道,以為爽到了要拿她嫁SERVER,後來有問過別人才知道不是這麼一
回事。網頁上都沒提到ADSL的問題,所以我先前才會有些誤解。

8e8e 02-19-2004 20:37

吉米大您好!!
我想請問一下!!
我是用So-Net的ADSL有8個動態IP
不知道用了HOMEPLUG 還需要另外裝HUB嗎??
還是說我只要買8個HOMEPLUG USB ADAPTER分別接上8台電腦
就可以上網了呢!!
不好意思問題那麼多!!

kiki 10-15-2004 17:50

請問一下喔...怎麼把電腦加密呀..可是圖片教學一下嗎..

evengigi 11-17-2004 15:46

我剛好在逛yahoo拍賣的時候看到有人在賣這個喔^_^我想應該是一樣的東西吧?
HomePlug 不用再拉網路線~直接用家裡的插頭就可以上網ㄛ(Power-Line)
小貴說:P

http://tw.page.**********.com/tw/show...aID=1129082464

defg763 06-08-2009 09:36

German tourists expectations for trip to Tibet
 
With the revival of Tibet's tourism, more and more domestic and foreign tourists are coming to this pure land to appreciate its natural landscape and folk customs.china tour


所有時間均為台北時間。現在的時間是 15:21

Powered by vBulletin® 版本 3.8.3
版權所有 ©2000 - 2024,Jelsoft Enterprises Ltd.
本網站內之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在此發言並無言論免責權,且與本站立場無關,並禁止未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