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A

查看完整版本 : [轉貼]一切從基本做起 李家同


風之力
05-21-2004, 12:42
任何一個國家,不能只有工程師,而沒有技術人員的,假如現在的噴射客
機都是由一批大學畢業生的工程師來維護,相信沒有人敢來乘坐噴射客機
了。我們也不妨來看看噴射客機的製造工廠,我們一定會發現,這種大型
飛機製造的時候,技術人員所扮演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不要說製造飛機
了,即使造汽車,也一樣需要大批技術人員的。

我們都知道勞斯萊斯這種汽車,這種汽車之所以價格昂貴,絕對與工廠的
技術人員有關,如果勞斯萊斯公司將他們的技術人員全部都開除了,這種
汽車也就從此絕種了。

我們做研究的,當然需要創意和高深的學問,但在做實驗的時候,有經驗
的技術人員仍是不可忽視的。我總記得,我在美國唸博士學位的時候,我
們系裡的教授都非常尊敬那些技術人員,研究生更加要討好他們,因為沒
有他們這些技術人員的協助,他們可能無法完成實驗的。

可是,我國的技職教育卻令我們感到非常的困惑,好幾年來,我們國家好
的專科學校會升格,成為技術學院,好的技術學院會升格成為科技大學,
而好的科技大學會升格成為一般的大學,從此和技術不再有任何關係。

這種政策,並不是目前教育部的政策,在黃部長做部長以前,這個政策已
經開始了。

這個政策顯然是要告訴我們「技術是不重要的」,因為這種政策之下,剩
下的專科學校或者是技術學院都是不好的,如果他們好的話,他們就不再
管技術了。我們國家在台北和高雄,都有非常傑出的專科學校,這兩所專
科學校曾經培育出傑出的技術人員,我國的經濟起飛,這兩所學校有很大
的貢獻。現在這兩所專科學校都已經消失了。問題是:他們原來是最好的
專科學校,現在呢?現在他們仍有值得驕傲的特質嗎?

我們需要好的戲劇方面的學者,精通希臘悲劇,莎士比亞和我國的各種戲
劇,但我們也需要好的電影技術人員,精通各種拍攝電影的各種技巧,所
以我們需要好的大學,更需要好的技術學院。

技術學校的優點是學生可以學到一技之長,缺點是萬一這種技術一旦被淘
汰了,這位學生就沒有競爭力了。如何在給予學生一個技術的同時,也能
給予同學一定程度的學識和人文素養乃是我國技職教育的一大議題,也是
必須注意的議題。過去,有的學生只會英文打字,不幸的是電腦的編輯器
軟體問世以後,這種技術就無用武之地了。我曾經認識一位精通超大型積
體佈局(layout)的技術人員,自從電腦輔助設計的軟體問世以後,他也
無法發揮他的專長了。

我建議教育部好好地檢討我國的技職教育,我們對技職學校的評鑑應該絕
對有別於一般性大學的評鑑,我們不應該要求技術學院過分地注重學術,
以至於他們的畢業生既不懂學術,又不懂技術。

最後,我建議政府應該成立國家技術發展委員會,專門補助技職體系學校
的研究計畫,這些計畫的成果應該只看技術有無進步,而不必理睬它有沒
有產生了多少論文,這個委員會也應該頒發傑出研究獎金給那些在技術研
究上有傑出貢獻的教授。容我做一個比較嚴厲的警告,目前的技職教育政
策,是絕對應該加以檢討了。


‧一定要重視機械和化工產業

我們國家有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過分注重電子工業。一年前,教育部有
一個提升大學基礎教學的補助措施,我負責工程科學方面,一百多件申請
案件中,幾乎全部都和電子和資訊有關。據我記憶所及,只有兩件和機械
有關,和化工有關的也少得可憐。

重視電子,而不重視機械和化工,是極為不智的,第一個理由是機械和化
工技術是很多技術的基礎,第二個理由是機械和化工技術常有極高的附加
價值。

先談第一個理由,我們可以舉半導體技術作為例子,半導體技術是一種有
關化學製程的技術,我國所有的半導體工廠,都無法全盤掌控這種製程,
也無法自行開發這種製程。半導體的製造,又牽涉到極為精密的儀器設備
。我們到現在為止,也只能買這些儀器。每一次我們要建立一個晶圓代工
的工廠,必須花下大筆經費投資在製程和設備上,在我們工廠還沒有開工
以前,這些先進國家已經賺了很多錢了。

另外一個例子,是生物技術,很少生物技術與化學無關的,無論一位科學
家對於DNA和蛋白質有多深刻的了解,如果他不精於化學製程的設計,他
是無法將他的技術商品化的。生物技術並非一種最新的技術,製藥技術就
是生物技術,為什麼我們國家沒有大型的製藥工廠,還不是因為我們無法
掌控製藥的化學製程。

我們政府每天談奈米科技和生物科技,好像治國平天下就是要靠這兩種技
術,我要在此提出警告,這兩種技術都建築在機械和化工的技術之上,如
果我們不重視機械和化工,我們休想有什麼可以賺錢的奈米和生物科技。

我們應該注意的是機械和化工其實是可以替我們製造巨大財富的,當美國
高科技工業(電子工業)泡沫化的時候,撐住美國經濟的仍是機械和化工
產業,他們的汽車製造業、重機械製造業和特用化學品製造業並沒有受到
什麼影響。我們和韓國同時開始有汽車工業,韓國的汽車已經銷到了美國
,他們的車子裡也有自製的引擎,韓國汽車有他們自己的品牌,不僅創造
了財富,也提高了國家的聲望。

我們國家的大型工廠裡,已經有國人自製的工作母機或產業機器,但是昂
貴的機器,絕大多數來自歐美和日本,如果我們也能製造這些機器,對於
國家,將是多好的事。

我們大學化學系的實驗室中,進口多少特用化學品,我們電腦實驗室裡絕
大多數印表機來自美國和日本,噴墨印表機的墨水當然更是來自國外,至
於印刷書籍的印刷機器,更加全都是我們要花大筆鈔票才能擁有的,這些
印表機中的技術主要的只有兩種:機械和化工。

每一個工業發達的國家都有好的機械和化工產業的,希望政府官員多注意
這一些。


‧科技政策應「寧拙毋巧」


我們的科技政策,有時的確會令我們非常困惑。舉例來說,我們常常給人
一個印象,凡是國外流行的,我們一定全力以赴。好多年前,我們投下大
批金錢在高溫超導體的研究。現在我們又在奈米和生物科技上面投下大筆
資金。在我看來,我們正在執行一種泡沫化的科技政策,因為我們顯然不
理會一個事實:我們有些基礎技術其實是很落後的。

舉例來說,雖然我們一再強調我們的電子產業有多偉大,但我們每一年仍
要向日本進口大批電機工業用的零組件。政府好像不知道這些零組件消耗
了我們大量的外匯,也使得日本死死地控制了我們的電機工業。

我們常常提起通訊工業,但我們沒有像芬蘭的Nokia,芬蘭才只有幾百萬
人,但他們的Nokia如此有名,我們呢?我們的手機內部的積體電路,幾
乎全部要向國外進口。這已經令我們感到痛心,最令我們感到慚愧的是:
即使我國收音機裡的積體電路,也都來自外國,內行人都知道,手機裡面
有些積體電路,其實和收音機裡的一些積體電路是非常相像的。我們的學
生每天講一些非常高級而且好聽的高深通訊技術,而不知道我們並不會設
計收音機裡所用的積體電路。

雖然我們不會設計這種最基本的積體電路,我們卻有好多極具前瞻性的通
訊研究計畫,我們都不可能在通訊業上獨立自主的,因為我們這種工業的
核心技術永遠不是我們自己的。

我們最近忽然又開始大談消費性電子,幾乎每一所大學都有多媒體實驗室
。談到多媒體,當然會想到視訊和聽覺,以聽覺為例,我們喜歡聽好聽的
音樂,可是我們就不會製造好的揚聲器。政府不可能鼓勵教授研究揚聲器
的,因為揚聲器存在已經很久很久了,我們這個科技發達的國家,怎麼可
以去研究這種古老的技術,因此我們只好聽由歐洲那些土包子去研究的揚
聲器,有趣的是,我們卻大大方方地付出一筆銀子來購買那些昂貴的揚聲
器。揚聲器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他是任何一個音響系統不可或缺的重要零
組件。要設計出好的揚聲器,必須要對耳朵的結構有深刻的了解,更要對
訊號處理有很好的技巧。遺憾的是,我們卻忽略了這種技術的研究。

我們的政策制定者只喜歡前瞻性的研究,而不喜歡基礎性的研究,是一種
非常危險的做法,不會跑,如何會跳?西方國家已經早已有了優良的基本
技術,所以他們可以一直在試新的技術,我們和他們不一樣,我們的基礎
不夠好,因此我們必須花下人力和時間將基礎打好,否則我們不可能有非
常好的工業的。

我希望我們政府有一個「寧拙毋巧」的科技政策,除了鼓勵國人助益前瞻
性的技術以外,更應該開始一個國家型的往下扎根的計畫,在這個計畫中
,我們要努力地將我們的基礎技術學會。只有如此,我們的工業才可能成
為一棵枝葉茂盛的大樹。

「寧拙毋巧」的科技政策是一種腳踏實地的政策,務實的政府一定會採用
這種政策,也只有務實的政府會採用這種政策。

我們國家科技界,一直有一種追求時髦的風氣,有一陣子,大家重視「自
動化」,後來又有人大力提倡「人工智慧」、「神經網路」、「高溫超導
」、「奈米」等等。遺憾的是,我們變成了「見異思遷」的科學家,天下
新的東西,我們都有興趣,天下新的東西,我們都會去碰一下。但是,我
們的科技界,仍然沒有什麼會令我們感到非常驕傲的成果,這究竟是什麼
原因?原因當然很多,但是我們缺乏「精益求精」的態度,絕對是重大原
因之一。

大約二十年前,美國人首先發明了一種玩具電子琴,小小的,小孩子在上
面可以彈最簡單的調子。對於美國人來說,這是沒有什麼學問的玩意兒,
沒有一個人肯在這個玩具電子琴上下功夫。但是日本的電子界,將這種技
術一再改進,現在,你在全世界的教堂去找,只要他們肯用電子風琴,都
是用日本貨的,YAMAHA和 CASIO幾乎變成了電子琴的代名詞,連韋伯的音
樂劇也用了這種樂器。

當年的一個小小玩具,現在變成了昂貴而人人喜愛的樂器,這不是一件容
易的事,我們現在可以在這種電子琴上奏出鋼琴、風琴、笛子、銀喇叭等
等的樂器,最精采的是,日本電子音樂界其實已經發展出了一般樂器所產
生不了的音樂。我們教堂裡,有一位修女,每次彈奏「奇異恩典」以後,
就會用各種其他的合成音樂,將「奇異恩典」再彈一次,其中最好聽的是
用風琴、長笛和弦樂器的混合體。

為什麼YAMAHA如此厲害,是因為他們每天都在創新嗎?對YAMAHA這些日本
籍的日本工程師,其實與其說在「新亦又新」,還不如說他們在「精益求
精」,他們努力地研究音樂和訊號分析之間的關係。這二十年來,他們每
天都有一些進步,二十年下來,這些經驗的累積,使他們立於不敗之地,
現在要進入電子琴這個行業,技術門檻已經太高了。

由於我們國家的科技政策鼓勵我們見異思遷,使我們在科學界和工業界,
都無法出人頭地。前些日子,我們看到了一篇生物科技方面的論文,這篇
論文令我們大開眼界,但我們無法了解的是,他們如何得到如此精采的結
果。後來,我去找了論文主要作者的書來看,這本書的第一句話就是:「
在這四十年來,我一直在做某某方面的研究……」。四十年前,這種科技
絕不是當時最紅的領域,但是這四十年來,由於這位教授沒有見異思遷,
他終於成為大師了。

我很誠懇地呼籲我們的科技界不要每天追求新的東西,我們當然應該認真
地吸收新的學問和新的技術,但我們更應該靜下心來,以無比執著的精神
,在某一學問或一技術上不斷地下功夫。時間一長,很少人能夠和你競爭
了。

任何一家好的公司,都是這樣起來的,荷蘭的飛利浦公司,德國的西門子
公司和芬蘭的NOKIA,都請了大批肯對某一技術下苦功夫的工程師,他們
經年累月的努力,才使他們的產品精良。

十五年前,有一種叫做RISC的CPU問世,我們國家有曾試過發展這種技術
,可是過一陣子,紛紛做別的東西去了,英國一個叫ARM的公司和我們同
時開始,但他們一直鍥而不捨,現在已經是全世界最重要的RISC CPU供應
商。

如果我們有精益求精,還不一定會成功,如果沒有這種精神,我們一定不
會有像ARM這種公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