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A

查看完整版本 : [轉貼]為什麼不多給點小費?


風之力
05-21-2004, 11:21
本金付得越多,小費的比例卻反而降低。

撰文/曾志朗,中央研究院副院長,專長為認知心理學。

出國開會我總是輕裝便履,除了背上的筆記型電腦外,頂多是一些簡單的
換洗衣服、幾本正在看的書,以及上兩個星期才出爐的科學期刊,還有學
生的論文和作業,當然,不能忘了睡前必讀的小說,就這麼一個小箱子拉
著走,上機不必託運,下機不必等著領行李,很快就過關,一出了機場,
走到計程車招呼站,乖乖[一排人在等。好吧,等就等,也別無選擇了。

從機場到開會的大飯店,聽說有一段距離,不知道要多少錢,我向排在前
面的一位女士請教。她說:「嗯,是蠻遠的,大概要80、90美元,還要付
來回過橋的費用,100多塊錢總要吧[」是有點貴,但不曉得還要不要加
小費?我順便再請教這位女士。她想了一想,建議說:「一般而言,給個
15%就差不多了。但你要付這麼多錢,也許小費就不必給那麼多了[」我
坐上計程車,一路往郊區開過去,兩旁的風景很美,青山綠水,草原遠處
,一戶戶人家錯落有致,令人心曠神怡。但是我的眼睛卻斜瞟著車資錶,
總覺得數字怎麼越跳越快,心裡一再盤算要給多少小費。車資在20元的時
候,我心想給個3元差不多了。跳到40元時,6元小費,馬馬虎虎啦[到了
80元的時候,我心裡開始覺得要給12元,好像多了一點[等跳到了100元
時,飯店也快到了,算一算15元小費,似乎不大合算。終於到了飯店,車
資110元,加上來回過橋費各10元,總共130元,我到底應該給多少小費呢
?15%是17.5元,感覺上好像太多了,而且我沒有行李讓司機搬運,乾脆
給13元小費,湊個10%吧[司機人很好,說他剛排上班就載了這趟長程,
運氣真好[說了幾聲謝謝,很滿意地走了,好像也沒有覺得小費拿得不夠
多,只是我的心裡有那麼一點點不安──為什麼不多給點小費呢?

到飯店的櫃檯,辦了check in的手續,進房間洗了個澡,就下樓和大夥一
起吃晚飯。10幾個在全世界各地教書做研究的老同學、老同事、老朋友,
難得一聚。飯店餐廳的龍蝦大餐遠近馳名,所以大夥盡情的點一些平日吃
不到的佳餚,也選了較名貴的酒品,平均下來,每個人差不多花掉了80元
左右。大夥決定採取「荷蘭」式的付錢方式(go Dutch,即各付各的),
每個人把自己的帳單付了,又加上自己應付的小費12元,全部的錢集中起
來,帳單的總數是1200元,小費以15%計算,應該是180元。鈔票都攤在桌
上了,突然間有人說:「為什麼給這麼多小費?我們已經付了這麼多的餐
費,給120元小費就夠了,也有10%了。」拿回60元,大夥分一分,大家也
覺得蠻「合理」的。只有我在一旁覺得怪怪的,為什麼個人消費80元,就
願意出12元小費,但等到把所有的人的錢集中在一起,又覺得一個人出12
元小費太慷慨了呢?

這種本金付得越多,小費的比例卻反而降低的現象,姑且稱之為「數值增
大的負向效應」(negative magnitude effect),似乎是很普遍,而且
深入人心。我問大夥坐計程車來時,付了多少小費,答案非常一致,幾乎
沒有一個人付15%的小費,大多數人像我一樣只付了10%。我利用開會的這
幾天遍訪了餐廳侍者,也訪問計程車司機,他們的答案也都是一樣,總帳
越多,小費的比例就減低,這似乎成了一項規律。但當我問做頭髮的女士
們,是否有這種負向效應時,卻大大的碰了一個釘子,她們搖了搖頭說,
「再貴也不敢少付小費,美容師是得罪不起的,想想看,是髮型的美觀重
要,還是省那些小費重要呢?[」看來,這個數值增大的負向效應還是有
一些規範的,不但會因親疏而有別,且「美觀」比「好吃」更會使這個效
應大打折扣。

我這趟出國開會真是受益良多,除了專業的知識增進之外,在生活道德的
層面上也豐富了不少。你知道嗎?回程時,我在130元的車資外,另加了
20元小費,算是彌補去程時的負向效應,雖然司機並不是同一人。但科學
家看數據,哪能看個人,要看的是整體[所以,就統計的意義而言,我也
是為總體經濟的平衡做了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