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A

查看完整版本 : [分享]從有錢人到有品味的人


吉米丘
11-17-2003, 14:13
[美感、財富與文化系列座談之二]台灣藝術贊助的前景- 從有錢人到有品味的人
⊙吳億偉/記錄整理 從古至今,藝術向有「天才的事業」之稱,賦予崇高價值,能表現出人類共同智慧。有錢者贊助藝術,希望藉著藝術光環的籠罩,成為一個受尊敬的人。因此,當西方人成為富翁之後,第一個想法便是贊助藝術、教育。藝術需要時間成本前蘇富比台灣區代表,長期在畫界工作的衣淑凡首先發言,她強調,談藝術贊助,要從「基本面」著手。從工作中,她發現外國人總能侃侃而談畢卡索等西方藝術;身為中國人,卻可能對徐悲鴻一無所知。「加強美感教育」,衣淑凡語重心長的說:「教孩子什麼是藝術,藝術的重要,等到他們長大,才能真正發現藝術在生命中的位置。一切從小開始。」

 語多機鋒的蔡康永,常引起台下的笑聲。前陣子他受邀參加一場座談會,主要在談台灣有錢人為什麼沒有品味,蔡康永笑稱這是非常政治不正確的議題,尤其是在現今經濟如此不景氣的當下。他認為台灣的有錢人分兩種:舊的有錢人就是家裡一直很有錢,輪到他時卻把家裡的錢敗光了,如果敗得太快,只能爽一時,如果剛好敗到老,就爽了一生;新的有錢人,也就是現在受到媒體和政府最重視的一批人,他們靠自己白手起家,創造財富。對於藝術和有錢人之間的關係,蔡康永發現,台灣的有錢人對美的擁抱十分僵硬,對藝術的贊助不出幾種姿勢,一種是雄偉而誇耀的,大把鈔票捆成一堆一堆砸出去;也有謙卑的,建一個殿堂,把崇拜的藝術品收藏在裡頭。

 接著,他以台灣企業贊助作為切入點。他覺得,台灣是一個活的社會,事情運作、發現、創造、改變,這是很有意義的。如果一個事物死掉,就沒有價值了,如同威權時代遺留下來的建築物,並不會為人民帶來任何美感上新的感受。他也回應了衣淑凡提出的根本疑惑,「若在封閉無聊的藝術教育制度底下成長,那他只能把金錢用來彌補自己的缺憾,而非去積極追求所謂真正的美。」

 劉惠媛舉了美國費城伯恩斯基金會為例子,這個基金會在一次世界大戰前收集了許多二十世紀初最好的法國畫家畫作,當時的執行長,也就是有名的教育家約翰杜威,他除了收集,更做了很多培養藝術家、哲學家的教育貢獻。劉惠媛覺得藝術是一種感情事業,需要時間的成本。只是,贊助者能否注意到創作者的表達、能否參與其中去觀察呢?簡單說來還是要回歸到教育。

「有錢人」可以培養自己的品味

 南方朔認為中國人思考人生問題時,總是馬馬虎虎,不去探究根本及最終,西方人則反之。身為一個有錢人,儘管人人羨慕,他們仍會去思考背後的真相。事實上有錢人總被認為是剝削者,不受人歡迎,因此,他們便想尋求方法,透過金錢,使人尊敬,獲得較高的社會地位。他們視努力工作賺錢,是為了榮耀上帝,年紀大了,就想把財富轉化成另一種資源。

 從古至今,藝術向有「天才的事業」之稱,賦予崇高價值,能表現出人類共同智慧。有錢者贊助藝術,希望藉著藝術光環的籠罩,成為一個受尊敬的人。因此,當西方人成為富翁之後,第一個想法便是贊助藝術、教育。比如位於美國華盛頓的國家畫廊(National Gallery ),這是當年英國科學家史密桑尼恩(Smiths onian)家族,花了四億美金所建造的。美國鋼鐵大王卡內基在世時,更是在世界各地建造了許多圖書館。

 簡言之,西方的贊助制度是有歷史的,不是透過贊助賦稅減免,或後來制度化而產生的,主要是由哲學和人生觀作為基礎發展出來的。

政府應扮演更積極角色

 衣淑凡以自己的經驗指出,美國不論在政策、稅法上,都希望有錢人不要把收藏品傳給兒女,鼓勵成立博物館、圖書館,讓所有人享受。她認為政府其實可以在藝術贊助上扮演更積極的角色,以前私人的國泰美術館,曾經辦過許多有意義的展覽,後來出了問題,卻沒有人協助接手,就消失了。舉一位瑞士的收藏家Ba ran Thyssen-Bormemisza為例,他的收藏有上億美金的價值,死後並沒有打算傳給兒女,想捐給任何一個可以用三折的價錢買下、並建立一間漂亮的博物館來收藏的國家,後來賣給了西班牙政府,在畢爾包當地成立美術館,供人參觀研究。衣淑凡表示,這樣的贊助甚至跨越國與國,是十分積極的。

 蔡康永提出中南美洲的現狀來思考。中南美洲有大量的藝術計劃是把畫畫在牆上,無法買走,讓所有老百姓看。他曾在當地的郵局嚇一跳,牆壁畫滿圖畫,像教堂一樣,充滿震撼力。「國家領導人的思考策略很重要,方向錯了,受惠的只有賺了很多錢的藝術家,花很多錢買藝術品的人,不是民眾。」

 說到這裡,蔡康永更點明長久以來東方藝術品味匱乏的弊病。人民仰賴官方權威,有錢人總忙著模仿皇宮品味,所謂文化自信只是一種被權威豢養出來的結果,不斷蒐羅已死的藝術。蔡康永特別欣賞英國上奇廣告的老闆,完美結合藝術投資及廣告炒作;例如花錢購買許多學校學生的作品,只要其中幾位後來出名了,作品價值便比買進激增數倍。上奇的品味很古怪,許多收藏曾引起議論:其中有一個類似雕刻的裝置藝術,內容是一顆隕石打破教堂,砸死教宗;還有一個是一張大象大便混在顏料裡繪成的聖母像。當企業家還在買米開朗基羅等古典大師作品,他寧願花較少的錢買來這些另類藝術品,但受到的報導卻遠比許多藝術收藏的新聞還多。

藝術一開始就是要讓人歡笑的活動

 座談到此,衣淑凡對蔡康永另類的發言提出問題:「這是一種炒作,算是藝術贊助嗎?」面對質疑,蔡康永清楚表示,藝術市場很殘酷,錢不夠,就買不到好的東西。如果台灣有錢人無法在古典收藏中出頭,何不像上奇一樣,有勇氣去新世界挖掘。蔡康永認為藝術帶給人一種反應,不是讓人打哈欠的東西,要能激發觀賞者的情感及想像力,更使其在文化上反省。這樣才可以累積力量,而不單單只看一些死掉的畫,覺得美,就結束了。上奇先生得到了名聲,也引發民眾對藝術的興趣,這樣比起收購古典畫作的成效有過之而無不及。

 劉惠媛也贊同蔡康永對藝術的說法,她說藝術一開始就是要讓人歡笑的活動,是有益身心的歡樂活動。後來因為菁英化的關係,藝術與生活就一刀兩斷了。之前提到的藝術危機,皆非藝術本質,而是在政府、制度、政策方面;不是創造者本身,而是整個生態的問題,但是劉惠媛比較關心的是,不論是用什麼贊助方式,尊重專業很重要。例如微軟公司花了多少錢買了英國畫家威廉‧特納(Willam Turner)的畫,她並不關心,但她在意他們將買下的倫敦國家畫廊名畫數位化,放在網路上,這個行動她覺得很有意思,讓大家上網搜尋便能查到這些影像,滿值得討論。

 「如果你要經營一個永續經營的機構,就要有一個永續經營的設計。」南方朔作了一個結論,只可惜台灣還是在短線思考及操作的迷思中。最近一年多來,企業對藝術的贊助正快速退潮,經濟不景氣為其主因,由於盈餘減少,企業在藝術贊助上更會選擇形象利益高的團體和活動。這顯示了台灣的贊助文化並不穩定,企業思考本身或藝術活動,並沒有深刻的自覺,好像只是把錢拿出來而已。

 最後,南方朔仍樂觀認為,台灣贊助制度正慢慢興起,雖然台灣的藝術機制並沒有內在精神支持,但經過慢慢參與,的確出現一些對藝術喜愛的企業家、有錢人,誠心贊助,沒有早期一些財大氣粗的炫耀心態,他們確實滿有使命感的,願意出錢贊助當代藝術,慢慢摸索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軌道。

小啟:昨日刊出之「台灣藝術收藏面面觀」座談紀錄,王嘉驥發言部份所述之「清代大畫家王翬後代王三西,是個『生意人』」,應為「畫家」之誤,帶錢求畫的「生意人」則為孟蛟。特此更正。

Copyright 2002 China Times Inc.